爱游戏平台官网
报价咨询:020-29038089
质量基础设施“把脉”公司发展 中小企业是支持重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爱游戏平台官网

质量基础设施“把脉”公司发展 中小企业是支持重点

时间: 2024-07-03 11:14:33 |   作者: 爱游戏平台官网

  “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加强标准、计量、专利等体系和能力建设”。在《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大目标的建议》中,出现了“国家质量基础设施”这个稍显冷门的词语。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大力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的意见》,提出开展全方位“质量体检”服务,为企业“诊断把脉”。

  提到基础设施,人们往往会想到铁路、公路、桥梁、电网等工程建设项目。那么,质量基础设施又是什么?

  “质量基础设施是有机融合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测试、质量管理等要素形成的体系,是推动高水平发展的技术支撑,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的人介绍,“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概念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共同提出,致力于推动世界各国完善质量基础设施的管理架构。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大力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的意见》,提出要按照经济规律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力争到2025年,质量政策体系加强完善,质量基础设施布局更加合理,质量基础设施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基本建立。

  看计量——计量是产品质量和质量优势的基本保证。计量被形象地称为工业的“眼睛”,在产品生产全过程每个环节,质量控制水平的提升,都依赖于稳定的计量检测与管理。没有科学、准确的测量,质量就得不到保证。

  看标准——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标准引领质量。先进的标准能为质量改进提供路线图,来提升产品与服务的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能够带动从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到关键工艺、重大装备乃至整个最终产品产业链的质量提升。

  看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服务——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服务业可提供有力技术支撑,为中国制造打造国际市场准入服务平台和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本地化测试平台,构建“一个标准、一次检测、全球通行”的检测认证体系,有助于中国制造业成功进入全球市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当前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是主攻方向。无论是生产供给还是消费服务,提升质量都需要设定相应的标准规制,统一高质量标准和完善质量基础设施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建设质量强国的目标,作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等有关部署,完善质量基础设施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近年来,中国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部分领域质量基础支撑能力还有待增强,特别是与大企业相比,中小微企业受制于资金、技术等因素,重要的核心零部件、基础工艺等质量技术支撑有待进一步加强。”该负责人说。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截至9月末,全国实有市场主体稳定增长,登记在册市场主体共计1.34亿户,其中,企业4200万户。这其中,中小企业的质量管理是重点支持对象。

  刘向东指出,中小企业机制灵活、反应快、活力强,但在质量管理方面一直存在标准合规不够、质量管理不严、品牌美誉度不高等诸多问题。“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这反映出中国持续抓好质量提升工作的决心,也释放出接下来的质量提升行动向着更深层次、更重实效方向推进的信号。”刘向东说。

  记者了解到,在市场监管总局持续三年的质量提升行动中,已经有不少中小企业尝到了通过质量管理体系提供发展水平的甜头——

  江门市优巨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应用及销售一体化服务的全球供应商。企业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开发,打破国际垄断,成为聚芳醚砜系列产品全球第三大供应商。

  在这家企业中,通过加强配方管理,按照标准对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要求进行配方和工艺创新,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降下来了,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现在,企业的生产管理程序更加规范,在2019年第四季度及2020年第一季度,产品质量合格率为100%,产品品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更有企业通过规范过程管理,克服了多年影响发展的难题,实现质量水平的跃升——

  天津中核永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医疗辐射防护工程、防辐射防护通风柜等产品的公司。多年来,企业在防辐射设备产品生产过程中,焊接部件一次合格率一直徘徊在85%左右,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瓶颈。

  天津中核永泰科技公司负责人介绍,在质量提升活动中,企业结合焊接过程存在的质量问题,梳理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汇编》《作业指导书》等规章制度,对接高标准,改进流程。通过一系列针对焊接工艺过程的管理制度建设和专项培训实施,企业解决了焊接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焊接部件一次合格率提高到90%,最终产品生产由原来一次交验合格率96%提高到97%,仅此一项降低成本10万余元。

  企业强,产业才能强。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制造”提质增效,既要支持大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和要素,也要引导中小企业聚焦产业细分领域精耕细作。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强化质量根基,完善质量体系,全面提升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质量水平。

  “相较部分发达国家,中国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起步较晚,仍面临许多问题。”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清杰说,“中国质量基础设施的管理职能曾长期分散在多个不同部门,管理职能交叉和碎片化导致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的系统性和统筹性较弱。其次,还存在‘重工业制造业、轻服务业’的结构性失衡,服务业领域的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工业。”

  此外,部分质量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现实需求脱节。“新兴产业领域的质量标准、经营规范和市场监管体系更新较慢,与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的速度不相匹配,导致相关部门难以对产品服务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价和监管。”周清杰说。

  未来,做好质量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在行业管理、专业认证以及标准合规等方面设计一整套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质量基础设施能力,为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打造高标准规制的科学基础。

  刘向东认为,法律法规是推动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发展的强大力量。“要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以确保真正的创新引领发展;要严打假冒伪劣,坚决杜绝劣币驱逐良币;要保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刘向东说,“只有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才能为夯实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推动中国制造业质量提升提供制度保障。”

  专家指出,当前应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做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使计量、标准、检验检测等更加便捷地为企业服务,让企业易于获得、掌握,第一时间投入实际。

  做好质量基础设施,也要加强创新引领。发展新一代检验检测和高端计量设备仪器,健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支持中小企业提升产品一致性、可靠性、稳定性。

  封面新闻丨见证“文化+科技”产业新赛道——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亮点频现精彩纷呈


联系我们
24小时服务热线:020-29038089